台灣應引進中國人才


身為一個美國台勞,我看到外籍勞工對美國帶來的許多好處,美國從東亞、南亞吸引進大量的高素質人力,這種現象被稱為Brain Drain

在矽谷,公司裡面很大比例是中國人和印度人,走在路上也是一大堆中國人印度人,這些外籍人力是矽谷的支柱,在這個地方出現的創意,馬上就有最強的工程師支援,讓這個區域比起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,有無比的競爭力

因為有最強的人在這裡,資金也被吸引來此,許多創意也被吸引來此,為什麼Oracle, Google, Yahoo這幾家大公司要在這?,因為這邊有人才,為什麼名校畢業的人,很大比例來矽谷工作?,因為這邊工作多薪水高,重點就是只要能將人才匯集,就會像個黑洞一樣,把所有的好料都聚集在一起

美國先是用高等教育吸引了大量的人才,畢業後也提供管道,讓這些人有辦法留下來工作,但這只是其中一個方法,我看到很多公司直接向全世界徵才,從亞洲、歐洲,很多你想不到的地方,直接挖人來美國工作

但不是人人都可以來工作,美國有它的機制來控制,工作簽證不是人人能辦,政府對勞工的資格有一定的審核,雖然並不是完美,但是拿了工作簽證的人大多都有一定的水準,這制度讓美國引進了大量的人才,這些高素質的人才很多也在本地生根,最終成為美國的一份子,很多這些人的第二代也都非常出色

台灣絕對有這個優勢可以搶中國(見註解)的人才,雖然工資遠不如美國,但語言和文化相近、地理位置帶來很強的吸引力,給我同樣的待遇和環境,我也會選語言和文化相近的地方生活,現在台灣的平均工資還高於中國,有辦法從中國吸引到不錯的人才,我相信這對台灣有很多好處

很多人會覺得,他們來,我們不就都失業了,短期來說,這衝擊是一定的,但大家要有一個觀念就是工作數量並不是一個定值,產業可以一直創新,版圖也可以擴大,如果競爭力強,我們會打敗對手(像韓國人),也會開發新的產業,產生新的需求,這餅可以愈做愈大,競爭力提升了,工作會變多,工資也會變高,這樣所有人都會受益,我們台灣人也會領較高的工資,看看矽谷的例子,光靠美國本土的人力,矽谷不可能達到這種水準

引進人力後,對就業市場會有供需的衝擊,但只要能控制人數,逐年引進,這衝擊可以減小,可以先從幾百人的規模做起,台灣的高等教育也應該想辦法積極從中國搶人,可以用獎學金、生活津貼吸引好學生,給學生錢是最划算的,窮留學生只要拿到一點點錢,就會很開心了,而優秀的學生畢業後的生產力非常可觀,這是一筆非常值得的投資

美國能徜開心胸,接納遠來自太平洋對岸不同文化的人,結果是壯大了美國,使美國成為一個天堂,台灣為什麼不能接受和我們語言文化相近的鄰居

台灣不久前還是移民社會,我的爺爺就是一個移民,爺爺在他十四歲時,因為家貧無法生活,從福建隻身坐船來了這舉目無親的台灣做工、當學徒,當時還是日據時代,生活非常苦,甚至有其他學徒被師父活活打死的慘況,他後來成了一個裁縫師,把人生都獻給台灣,我相信大家的祖先,也都是這樣,今天為什麼我們要變得如此封閉排外

很多人一天到晚說愛台灣,但這樣子排外,短視近利,我覺得是一種台灣式的民族主義,對台灣是反而是傷害,大家應該冷靜下來針對政策本身好好思考

註: 如果你認為本文中的「中國」應該換成「大陸」或「內地」,請先把本文貼到記事本中,再用Ctrl-H全文置換後再閱讀,謝謝

留言

tanyeun表示…
贊, can not agree with you more :D
匿名表示…
說得真好!路人推~
Tom寫道…
中华民国不是中国吗?
请把“中国”改成“大陆”
pinky寫道…
Zhiyuan: 我很抱歉。我知道用「中國」會傷害你的感情,我應該用內地或是大陸。但台灣很大一部分人有不同的立場和想法,如果我用內地或大陸,馬上會有一群人非常生氣地叫我改成中國,然後說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,接著指責我自我矮化。

請體諒我的難處。我非常不願意引發這樣的爭執,因為對誰也沒好處。請相信我們都是友善的,只是我們從小受不同的教育,觀念不同。這種認知上的差距如同宗教信仰般,非常難改變。

讓我在此定義:
本文的「中國」:指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質上管轄的地區
本文的「台灣」:指的是台澎金馬上面的政府或國家,看你想叫它什麼都可以
Ruey-Cheng Chen寫道…
以下直言。台灣目前的問題在高失業率跟產業無法升級,我相當好奇引進外勞(實際上目前的政府正在這樣作)會讓問題解決還是反而變得嚴重。

另一個要請教的是,我私自認為矽谷模式最大的優勢在於極高的腦勞動力,可惜的是,這似乎不等同於創意。有關於這方面的補充嗎?
pinky寫道…
Ruey-Cheng好久不見,我覺得引進腦力外勞對產業升級長期而言有正面的影響,原因是高素質的人力會帶來創意和錢。長期而言我想也會製造更多工作。不過短時間內這個方法大概救不了失業的火。

我也同意,勞動力不等於創意。不過我覺得勞動力會激發創意。如果你隨便想一個東西,一天內就可以有人幫你完成prototype,一週內就能上production,你會很樂意嘗試。矽谷這麼多人創業,是因為有很多資源在支撐,讓這件事的難度變得很低,而且成功率相較之下比較高。我覺得創業不只是創意,錢和環境都非常重要。

另外我想補充一點就是,引進外勞另一個正面好處就是多元化,不同成長背景的人對某些事有時候會有完全不同的想法,這對激發創意也很有幫助。
Ruey-Cheng Chen寫道…
呵,好久不見。關於創意是用效率跟資源堆積出來的,我覺得你真的講到重點。

我現在最悲觀的一點是,台灣目前沒有中國人(或是其他外國人)適合給他們發揮的產業。現在看起來,最有機會的還是科技業,照台灣每年各大專院校產出腦工人的速度來看,應該會排擠得很嚴重。想聽聽你的看法,
pinky寫道…
其實我這篇文章很大一部分說的正是科技業(電子業),因為這是台灣現在最強的產業,當然生技或軟體等等如果需要高等人才,當然也適用。

我想競爭當然無可避免。我知道我看起來像個說風涼話的局外人,因為我畢竟不在台灣工作。但是如果我現在在台灣工作的話,我也會支持這樣的政策。因為我知道這長期而言對所有的人都有好處。

我想美國也有很多本土工程師覺得他們工作被搶走,心想要是這些中國人、印度人都不要在這裡有多好,供需就會不平衡,工資就會變多。但是你想要是沒這些外國人在這,這些公司還會在這裡嗎?

補充一點,我覺得能引進其他人當然也好,但台灣的工作環境不太適合不說中文的人,例如印度人要來台灣工作會非常不適應,就算開放了也沒人會來。
Ruey-Cheng Chen寫道…
恐怕台灣是沒有軟體業的。但是在可見的未來裡面竹科人應該會爆肝的更嚴重了,呵。不過你說的對,長遠看來,要邁向矽谷的話,大概只有這一條路。

不過到底什麼樣優秀的人會想來台灣呢。我無意冒犯,但經驗來說,我還沒有碰到幾個年紀類似但是優秀到讓人驚訝的中國人呢;反過來說,印度人跟白人的表現就好太多了。是因為我都待在學校的關係嘛?

講個離題的,我目前暫時會希望不要引進中國研究生。現在台灣高等教育怪怪的。
Bob Chao寫道…
作為在台灣工作的人,我蠻贊成格主意見的。就正常化吧,大家關來關去的只是關住自己而已。

BTW 我認識不少同年紀但是水準很不錯的中國人耶!思考、國際觀、語文能力等。我確信他們不會來留言要求把「中國」改成「大陸」 :P 雖然我們確實也避開這個問題。
Ruey-Cheng Chen寫道…
呵,我羨慕你。

我還是個學生,認識的中國人全都是努力到你看了也想哭的拼命三郎;可惜的是除了努力向上之外,目前為止從他們身上學到的東西真的不多。姑且不說投機性格這類的事情,中國同學腦子是不錯的,但真要說才華洋溢,就少了一點說服力。或許假如他們的教育裡面多重視一點originality或者是少一點填鴨式學習,事情會變得一樣也說不定呢。
pinky寫道…
我同事裡的中國人都超厲害的,又聰明又認真。
pinky寫道…
我最近去中國開會,跟他們本土的工程師、學生有接觸,我覺得中國的軟體產業非常先進,很多人的程度非常好,反應又快,優秀的讓我驚訝。

所以我才會覺得,台灣應該要把握這個機會。趁他們gdp還沒漲太高之前,快逢低買進一些好人才。
Tom寫道…
我不知道台湾的工资水平是怎么样。大陆的2个IT中心上海和北京,现在的工资水平基本是这样的:一个名校毕业的master,第一年15万(可能相当于2.2万美元)是比较常见的,一般都能有10万一年。不知道台湾IT行业的薪资待遇是多少。并且今年IT行业行情非常好,许多公司都在疯狂招人,起薪也都在涨。就目前的情况来看,台湾要从大陆引进人才还是比较难的。相反我觉得会有许多台湾的高级技术人员去大陆找机会。
Ruey-Cheng Chen寫道…
@pinky: 果然金字塔頂端的生態還是大不同啊。

我覺得zhiyuan說的是對的,光是講軟體業的話,目前的趨勢還是人往外走。我已經不只一次聽到朋友或長輩提醒我們「不能去矽谷就去中國」這件事情,事實上,在引進中國人才之前,我們的人說不定已經大失血了才是。
pinky寫道…
對啊 我也覺得你如果做軟體,不如西進發展,他們有很多像樣的大公司:百度、騰訊、阿里巴巴,而且都很賺錢,台灣有什麼軟體公司是大家講得出名字來的?

不過電子業或其他台灣專長的行業或許可以招到一些人,這樣大家能互補也不錯。
pinky寫道…
Zhiyuan:你提到的工資水平,我想跟台灣IT產業已相差不大,台灣或許多一點點。現在大陸進步很快,非常驚人。

不過台灣的待遇較高的行業是電子業(這和大陸、美國不同),這類工作重點是股票,我的大學同學們(我的本科是電機系),很多人一年可以賺到六萬美金以上。

我想總體而言台灣目前的人均GDP還是較高,還是能佔有一些優勢,即使是跟大陸的大城市比。在wiki上查,大陸的人均GDP是3735美元,台灣是16372美元,北京是10070美元(以上均為nominal)。台北市在wiki上沒有資料,不過前陣子有個新聞說是50000美元。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斷食期間吃黑巧克力會怎樣

下一站: Facebook

可持續的健身之道